刚进入秋分,入秋进程就已经推进至江淮、江南,越来越多的地方正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季,而与想象中的“秋高气爽”不同的是,9月底前南方大部地区都多阴雨相伴。本是开心的“天凉好个秋”,可是大家似乎发现蚊子又多起来了!“秋蚊子”再出没,而之前夏蚊子可是“中暑”消失了一段时间的,难道这也是气象因素在作祟?
研究表明,蚊虫的密度与温度、湿度、降雨等因素都有着较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我国大部分地区蚊子集中出现在6-9月,随着天气逐渐闷热潮湿,蚊子数量增多、密度增加。
具体来看,蚊虫发育和繁殖所需要的气象条件中,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温度为10~35℃时最适宜大多数蚊类的发育和活动。蚊子在幼虫阶段最适宜的水温约为28℃,当水温降至25℃时,发育就会逐渐延缓,<25℃则更加缓慢,10℃时发育则完全停止。
降雨量则会影响蚊虫的孳生场所,改变蚊虫的生存环境,从而影响蚊虫种群分布。湿度对蚊虫孳生也有一定影响,最适宜的湿度是70%左右,较高的湿度可以延长蚊虫寿命从而提高蚊虫密度,湿度过低导致蚊虫生存困难而使密度降低。
看完这些理论知识,再回想2020年所经历的,诸多现象也就理解得通了。
(1)很多朋友感觉今年蚊子好像偏多。那是因为夏季以来,长江中下游经历了超长梅雨期,雨水多,光照少,前期温度不高,这都是蚊虫大量繁殖的好时机;
(2)蚊子“消失”了一阵子。是的,出梅后,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长三角一带出现了持续的35℃+的晴热高温天气,水温也随之升高。而蚊子对水温特别敏感,它从卵到幼虫到蛹的几个发育阶段都在水里,一旦温度超过适宜值,就会停止发育,甚至大量死亡。特别是气温达到38、9℃及以上时,户外沟塘和积洼中的水不断蒸发,加上阳光暴晒,水温就更高,蚊子根本无法产卵。而咬人的雌蚊子,生存期通常只有28~35天,所以高温少雨热上个十天半月,蚊子总数就会迅速减少,也就是“消失”一段时间。
(3)夏末秋初,“秋蚊子”再出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感觉入秋后蚊子又多起来了,而且似乎咬得更凶。那是因为几场秋雨过后,气温降至二三十度,再配合雨后湿润的空气,这种潮湿温暖的环境,简直就是绝佳的“产房”,蚊子们因此迎来繁殖黄金期;另外,相较于夏天多暴雨,秋天的绵绵细雨更温柔,雨水流动慢,而蚊子的幼虫游泳技能差,在流动性小的秋季积水中,更容易存活,也更适合孵化生长。
另一方面,跟我们人类一样,蚊子繁衍生息也需要更多营养,只有饱餐吸血后,雌蚊子的卵巢发育了,才能够顺利产卵。因此,迫于物种生存与繁殖的压力,感知气温变化的秋蚊子会抓住一切机会拼命“下口”。因此,秋蚊叮人更狠,吸血更多,蚊子传播的病菌也就更多,于是有了秋蚊比夏蚊更毒的说法。
(4)何时消失?蚊子的寿命一般为1到4星期,随着天气逐渐转凉,一般在中秋以后的半个月里蚊子将渐渐消失。这个南北差异较大,北方提前入秋,气温降低更早,且相对湿度更小,蚊子消失会早一些,而南方地区被蚊子折磨的时间将拖到更晚。
既然对影响蚊子生长发育及出没的气象因素有了一定了解,国内外的研究人员自然对利用气象因素来描述并预测蚊虫密度蠢蠢欲动。进展也还不错,有了“蚊子出没指数“这样的预报产品。
尽管如此,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还是无法控制,蚊子还是无法消灭,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断绝蚊子孳生的环境,如及时清理室内外积水区,避免去草丛、阴暗处,结合蚊子出没指数预报,提前做好准备,利用电蚊拍、蚊帐等“物理” 方法和防蚊液、蚊香、杀虫气雾剂等“化学”方法等做好个人防护。